實訓室安全宣傳

來源:本站編輯      點擊數:     日期:2022-04-25 10:45:24

 

安全教育 | 實驗室安全知識宣傳 

 

大家好,本期推送小新為大家精心整理了關于實驗室安全的一些知識,作為廈門軟件的學子在科研學習過程中一定會走進實驗室,通過實驗對自己感興趣的課題進行研究,所以本期推送大家一定、一定、一定要看奧。

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實驗室安全標識:

實驗室安全行為

1、 嚴格遵守實驗室各項規章制度,熟悉操作規程。

2、 掌握實驗室內各類危險源,及其防護措施和應急處理方式。

3、 正確使用勞動防用品。掌握洗眼器、噴淋器、急救箱等用品的使用、維護和保養方法。

4、 實驗過程中不得擅自離開。進行危險實驗,須在實驗教師指導下進行。在實驗室內不得從事與實驗無關的活動。禁止攜帶食物飲料進入實驗室;禁止在實驗室留宿;禁止攜帶首飾等尖銳物品進行實驗操作;禁止在實驗室吸煙等。

5、 遵循“三不傷害”原則,保障每個人的安全健康。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

6、 如果發現安全隱患或發生安全事故,及時采取適當措施,報告實驗負責人。

消防安全

遇到火災時該怎么做?

  • 我們可以選擇大聲呼喊報警;使用手動報警設備報警,如專用電話、手動報警按鈕、消火栓按鍵等;及時向保衛處匯報情況,撥打119火警電話。
  • 我們應該知道實驗室內滅火器的位置及其正確的使用方法。手提式滅火器一般按照以下方式操作:

如果滅火器不能繼續使用或丟失了,應立即與保衛處取得聯系,申請重新供給。撲滅火災之后,還需及時匯報火災情況。

  • 一只普通的2.5kg滅火器,僅可用于撲滅小火災。當火勢較小時,相關人員應主動使用滅火器滅火,須遵循"先控制后消滅,救人第一”的原則。不同的火災類型須選擇正確的滅火方式,比如固體火災可使用水、泡沫滅火器、干粉滅火器等方式滅火;氣體火災應先關閉氣體輸送閥門或管道,截斷氣源,再冷卻滅火; 電器火災不可使用水、泡沫等滅火。

  • 我們須了解實驗室及建筑物內所有安全出口的位置;開門逃生時須先用手背試探的溫度,判斷火源位置;再依據建筑物內安全疏散標識逃至室外安全地帶。

火場自救一定要冷靜對待,可通過逃生通道、結繩或者向外界求救等措施,切不可乘坐電梯、跳樓、貪戀財物。

用電安全

  • 1、經常檢查電線、插座和插頭,一旦發現損壞,要立即更換;
  • 2、實驗室內嚴禁私拉亂接電線;
  • 3、不得擅自移動電器設施或隨意拆修電器設備;
  • 4、不要在一個電源插座上連接過多的電器;
  • 5、高功率的設備與電路容量要相匹配,儀器設備須接地良好。

觸電急救

一旦遇到觸電,我們要沉著冷靜、果斷地采取合適的應急措施,爭分奪秒地搶救觸電者,直到醫護人員到來。觸電者的現場急救,是挽救過程中的一個關鍵。如處理得及時和準確,就可能使因觸電而呈假死的人獲救;反之,必然帶來不可彌補的后果。

  1. 發現有人觸電時,立即拔掉插頭,關閉空氣開關或者拉下閘刀。
  2. 選擇絕緣良好的電工鉗或者干燥木柄的利器砍斷電線,或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硬塑料管等將電線撥離觸電者。
  3. 用幾層干燥的衣服將手包裹好,站在干燥的木板上,通過拉觸電者的衣服,使其脫離電源。

當觸電者脫離電源后,應依據具體情況,迅速對癥救治,同時趕快請醫生前來搶救。

(1)觸電者神志清醒,要有專人照顧、 觀察;出現輕度昏迷或呼吸微弱情況時,可針刺或掐人中、十宣、涌泉等穴位,并送醫院救治。

(2)觸電者無呼吸有心跳時,應立即采用口對口人工呼吸法;觸電者有呼吸無心跳時,應立即采用胸外心臟擠壓法進行搶救。

(3)觸電者心跳和呼吸都已停止時,須交替采取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法等搶救措施。

化學品安全

  • 做實驗時,我們要掌握實驗的目的和反應的機理。充分預測實驗可能產生的危害性,并做好相應的應對措施。
  • 我們要仔細閱讀化學品安全說明書(MSDS) ,尤其注意成分信息、儲存方法、個人防護和急救措施。
  • 嚴格按照實驗操作規程操作。實驗持續過程中,密切留意實驗動態,不擅自長時間離開實驗室。
  • 使用危險化學品遵守“五雙”制度,即“雙人保管、雙人領取、雙人使用、雙把鎖、雙本賬”,詳細記錄臺賬并保存兩年備查。
  • 進行實驗時,定要穿上合適的防護服, 按需佩戴相應的防護口罩和護目鏡, 保護好自己。
  • 使用易揮發試劑,或會產生有毒、有害刺激性物質的化學試劑,要在通風櫥內操作。
  • 我們要對自己的人身安全負責。進行危險性實驗時,要在實驗老師的指導下進行。
  • 不把閑雜人等帶入實驗室,不在實驗室吃東西、不留宿過夜。保持實驗室化學品有序、分類擺放,用完及時歸位,不把化學品帶出實驗室。

如何儲存化學品?

(1)師生須加強化學品安全管理,充分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嚴密防范,嚴防發生化學品丟失、被盜等事故。

(2)所有化學品和配制的試劑都應置于適當的容器中,做好清晰的標記。

(3)實驗室里不存放大劑量試劑?;瘜W品合理分類,有序擺放,密封保存。強氧化性和強還原性,強酸性和強堿性,相互接觸會發生劇烈的化學品須分開保存。

(4)易制爆、易制毒等管控化學品存放場所須符合國家有關規范和 標準規定的人防、物防和技防要求。

發生化學事故怎么辦?

1、發生化學中毒,若是有毒有害物質潑濺到皮膚或者衣物上,需根據其化學性質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先用毛巾拭干,后用大量清水沖洗。若是毒氣泄漏導致吸入毒氣,應立即啟動排氣裝置,打開門窗,將有毒氣體排出。并將中毒者轉移至室外空氣良好出,撥打急救電話。若是誤食中毒,常用方法是根據化學性質給中毒者服用肥皂水等催吐劑,緩和刺激,盡快就醫。

2、發生化學腐蝕,若被強酸、強堿等具有強烈刺激性和腐蝕性的化學物質灼傷,先用毛巾拭干,再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再分別用低濃度的(2%-5%)弱堿(強酸引起的)、弱(強堿引起的)進行中和?;瘜W物質濺入眼內時,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盡快就醫。

3、發生化學腐蝕,迅速脫掉被污染衣物,及時用大量清水沖洗或用合適的溶劑、溶液洗滌受傷面。要記住化學品名稱,保持傷口潔凈,盡快就醫。若濺入眼內,立即用流水沖洗。若只濺入單側眼內,沖洗時避免水流經過未受損的眼睛。

4、若發生化學凍傷,迅速脫離低溫環境和冰凍物質,用40度左右溫水將冰凍融化,再脫掉衣物。對凍傷部位進行復溫,盡快就醫。不能用火烤、冷水浸泡、捶打等方式作用于凍傷部位。

儀器設備安全

一、壓力容器

壓力容器是指盛裝氣體或者液體,承載一定壓力的密閉設備。

1、固定式容器和移動式容器:

(1)最高工作壓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 (表壓)的氣體、液化氣體和最高工作溫度高于或者等于標準沸點的液體

(2) 容積大于或者等于30L

(3)內直徑(非圓形截面指截面內邊界最大幾何尺寸)大于或者等于150mm

2、氣瓶:

(1)盛裝公稱工作壓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 (表田

(2)壓力與容職的乘陽大于或者等于10OMPaL的氣體、液化氣體和標準沸點等于或者低于60C的波體

氣瓶顏色一覽表

氣瓶存儲遠離熱源及各種放射源,不與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險化學品混存。氣體接觸易發生燃爆或產生有毒物質的氣瓶應分室存放。

搬運氣瓶時旋緊瓶帽,安裝減震圈。輕裝輕卸,嚴禁采用肩扛、拖拉、拋滑等易碰撞的搬運方法。

發生氣體泄漏時,關閉相關閥門并開窗通風;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關掉周圍熱源、點火源,采用合適材料和技術手段堵住漏處;及時報告實驗室負責人,通知該實驗室和該區所有人員撤離污染區域。

二、通風櫥

通風櫥是通過排煙孔將氣體排向室外的設備,能夠有效地排出化學煙霧、塵埃和有毒氣體。

  • 使用前,我們須定期檢查通風櫥的抽風系統和其他功能是否運作正常。
  • 化學品不能儲存于通風櫥內或其下方的柜子里。任何物品不能妨礙玻璃視窗開合或阻擋通風柜口及柜內導流板下方開口處。
  • 若發現故障,立即停止實驗并關閉櫥門,聯系專業人員進行維修。
  • 每次使用完畢,須清理工作臺和儀器,關閉玻璃視窗。對于被污染的通風櫥應掛上明顯的警示牌,并告知其他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除此之外,還有加熱設備、機械加工設備、高速離心機、玻璃器皿等,都需要按照一定的操作指導進行實驗。

三、輻射安全

國家對放射源和射線裝置實行分類管理。根據放射源、射線裝置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的潛在危害程度,從高到低將放射源分為I類、I類、皿類、IV類、V類;將射線裝置分為I類、I類、皿類。

射線裝置分類

1、從事放射實驗的人員,須通過輻射安全與防護專業知識的培訓和考試,持證上崗。并在實驗教師指導下進行實驗。

2、不單獨進入含源場所。不帶閑雜人員進出含源場所。

3、進入實驗區域,一 定要確保防護監控系統、安全聯鎖、報警裝置等正常。

4、穿戴防護服、口罩、手套、護目鏡等防護用具。盡可能減少與放射源的接觸時間。

5、放射性同位素須單濁存放,不得與易燃、易爆、腐蝕性物品等混放。貯存場所采取防火、防水,防盜,防射線活規等安全措施。

6、貯存、領取、借用、歸還放射性同位素時,須當場檢查,認真記錄。建立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臺帳,包括使用情況、消耗情況及廢物處理情況。

7、涉輻人員進入放射場所須佩戴個人劑量計+. 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8、廢舊放射源交回生產單位或者返回原出口方。確實無法交回生產單位或者返回原出口方的,送交有相應資質的放射性廢物處置單位集中處置或者實施退役。

9、使用核磁共振波譜儀的實驗室需要登記外來測試者的身份證號碼、測試產品信息,并告知他們測試情況會報備公安。

實驗室危險廢物處理

一、液體廢物

液體危險廢物通常分為無機廢液(無機酸性廢液、無機堿性廢液)、一般有機廢液和含鹵有機廢液。

1、嚴禁將可能污染環境的實驗廢液倒入實驗室下水道。

2、重金屬鹽溶液以及不宜倒入廢液桶的液體,須單獨存放,并標明主要成分。

3、廢液入桶、蓋緊瓶蓋、廢液桶表面清潔、并留有六分之左右的空間, 貼上危險廢物益。

二、固體廢物

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危險廢物主要有試劑空瓶和化學污染物包括沾染化學品的手套、紙巾、滴管、試管等。

1.試劑空瓶必須蓋緊瓶塞再裝入專用包裝箱內,須保證沒有液體殘留。

2、實驗室應配備分類的垃圾桶或紙箱,化學污染物入箱,生活垃圾入桶,嚴禁混裝。

3、危險廢物移交至 庫房或交由專業的處理 公司處置時,包裝箱應密封良好,無破損、無滴漏、并貼有相應的標簽。

4.生物實驗廢棄物須先進行高溫高壓滅菌處理,再交由有資質的公司清運處理。

5、放射性爆炸性、傳染性等危險廢物須事先采用科鉤安全的方起改變其化學性質,不得直接處置。

三、氣體廢物

氣體廢物按所含污染物的物理形態可分為含顆粒物廢氣和含氣態污染物廢氣兩種,其中氣態污染物主要包括: 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氫化合物及鹵素化合物等。

1、在進行化學實驗前,必須對實驗情況作充分的評估,做出相應措施和應急預案。

2、產生氣體廢物的實驗須在通風櫥內進行。

3、廢氣排放前先經過吸收、分解處理達標排放。

實驗室急救醫療清單

實驗室安全是作為科研人員時時刻刻應該關注的事情,近年來高校發生了很多實驗室事故,都是由于沒有按照應有的實驗操作進行試驗而造成的,所以我們必須掌握實驗室的各種操作規范,避免實驗室事故的發生。

怎么樣,各位小伙伴,在看到了這么多實驗規范后,是不是覺得又多長了一些見識,在以后的實驗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照規范來做,不要主觀臆斷,保障實驗安全,就是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大家務必重視哦!

 

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应用